时代花木花艺培训学校【官网】

石上流 东方花艺雅赏 | 万物为师,以生机为运

发布时间:2023-01-02 18:33

【石上流】东方花艺流派

图片

张凤蓉

四川插花艺术大师

四川时代花木职业学校校长
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/国家插花花艺技师
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
2021年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花艺技能大赛裁判长
2020年任成都市“爱成都、迎大运”成都市插花艺术大赛评选专家
2017年-2022年担任第45届/46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(四川)项目组组长
2019/2020年出任成都市工匠评审专家
2018年出任成都市生活类技能大赛花艺比赛命题专家、裁判长
2016年成都市政府批准成立“成都市张凤蓉插花大师工作室”
2013年创立“石上流”东方花艺流派,提出中国传统插花教学新理念和新方法,对中国传统插花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突出贡献
2012年/2013年担任四川省技能大赛花艺比赛裁判长
2009年担任中国第七届花卉博览会四川代表团艺术总监(获:展位特等奖)
2004年参加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获展位金奖/个人作品银奖
2003年创办四川省人社厅批准成立的唯一一所插花职业学校(迄今已培训3万多名中高级技能人才)
四川花卉协会花艺分会副会长
成都市插花艺术协会副会长
全国第六届花卉博览会四川花艺选评赛评委

石上流东方花艺创始人——张凤蓉女士自幼爱音乐、擅歌唱、喜花草。躬身教学二十余载,早年从西方花艺入手,后潜心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研习,集众家所长与2013年创立西南地区首家中式插花流派——【石上流】东方花艺!提出中国传统插花教学新理念和新方法,对中国传统插花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突出贡献。

图片

游洞庭湖
李白
南湖秋水夜无烟,耐可乘流直上天。
且就洞庭赊月色,将船买酒白云边。

从2013年创立至今已经走过第七个春秋。在中国文化中七是非常重要的数字,“三生万物、逢七必变”,数字七象征了变化、动荡,也代表了石上流东方花艺全新的机遇。

图片

放言
白居易
赠君一法决狐疑,不用钻龟与祝蓍。
试玉要烧三日满,辨材须待七年期。
周公恐惧流言日,王莽谦恭未篡时。
向使当初身便死,一生真伪复谁知?

图片

临江仙
晁冲之
忆昔西池池上饮,年年多少欢娱。
别来不寄一行书。寻常相见了,犹道不如初。
安稳锦衾今夜梦,月明好渡江湖。
相思休问定何如。情知春去后,管得落花无。

80年代,中国插花逐渐复苏。为了始终坚守这门技艺能够传承下去,在创立石上流东方花艺流派的同时,二十余载一线教学的实践下,独立编撰了石上流东方花艺系列教材。

图片

鹧鸪天
晏几道
醉拍春衫惜旧香。天将离恨恼疏狂。
年年陌上生秋草,日日楼中到夕阳。
云渺渺,水茫茫。征人归路许多长。
相思本是无凭语,莫向花笺费泪行。

《石上流东方花艺初级教材》、《石上流东方花艺中级教材》、《石上流东方花艺高级教材》、《石上流东方花艺茶席插花教材》和《石上流东方花艺自由创作教材》。为大量从事花艺行业以及热爱花草的爱好者提供了研习交流的平台。

图片

归崇山作
王维
清川带长薄,车马去闲闲。
流水如有意,暮禽相与还。
荒城临古渡,落日满秋山。
迢递嵩高下,归来且闭关。

从创立至今已经培养了热爱传统插花的爱好者200余人,每两年独立举办大型传统插花的展览,每年4次游学活动,宣传和推广中国传统插花。

图片

渔父
李煜
浪花有意千里雪,桃花无言一队春。
一壶酒,一竿身,快活如侬有几人。

图片

立冬
李白
冻笔新诗懒写,寒炉美酒时温。
醉看墨花月白,恍疑雪满前村。

2016年成都市政府批准成立“成都市张凤蓉插花大师工作室”,这是对于张凤蓉女士多年为复兴、推广中国传统插花事业所给予的充分肯定。

图片

题鹤林寺僧舍
李涉
终日昏昏醉梦间,忽闻春尽强登山。
因过竹院逢僧话,偷得浮生半日闲。

为了让石上流东方花艺更好的发展,同时与四川农业大学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,在坚守传统中国文化的基础上,融合和创新推动中国传统插花的发展。

图片

宿府
杜甫
清秋幕府井梧寒,独宿江城蜡炬残。
永夜角声悲自语,中天月色好谁看。
风尘荏苒音书绝,关塞萧条行路难。
已忍伶俜十年事,强移栖息一枝安。

图片

春题湖上
白居易
湖上春来似画图,乱峰围绕水平铺。
松排山面千重翠,月点波心一颗珠。
碧毯线头抽早稻,青罗裙带展新蒲。
未能抛得杭州去,一半勾留是此湖。

搭建了可持续的代际传承体系,让石上流东方花艺能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坚守初心。

图片
浣溪沙
欧阳修
堤上游人逐画船,拍堤春水四垂天。
绿杨楼外出秋千。
白发戴花君莫笑,六幺催拍盏频传。
人生何处似尊前!

传承、融合、创新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插花的坚守。传统插花文化是我们的基础,融合是我们对更精湛技艺的自信,创新让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。

中国文化需要您的薪火相传,民族艺术需要您传承与发扬,欢迎更多热爱中国传统插花的你加入石上流东方花艺。

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